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为事业注入理想 对生命致以深情
  • 作者:研究室发布时间:2022年02月28日

    反复阅读完邹碧华的事迹,感受到的是内心的久久不能平静,那种感觉令我脑海中充满着敬佩。他如此鲜活的力量,近到伸手就可以触碰,又远到需要我们奔跑着追赶。

    最高人民法院编著的《人民法院英模事迹选编》,全书用文字和图片展现了9位英模代表的事迹。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有关邹碧华法官的文字内容,特别是由他的妻子唐海琳书写的《你的生命是我爱的雕塑》这一篇文章,我不禁反复阅读了两遍,感受到的是内心的久久不能平静,那种感觉令我脑海中充满着敬佩,心中充满了阳光,连前方的路也变得越来越清晰,我想这就是先进典型的精神力量吧!

    要学习邹碧华将思想永远保持在“沸点”。他是燃灯者,是冲破困境的先行者。《知行合一》里他这样写道: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我必须对党的事业负责,党把管理一个法院的任务交给我,我就不再只是我自己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也不会屈服,无论处于何种逆境我也不会退缩。初探司改,面对需要重新调整的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时,在可为和不可为之间,选择了可为……读到这些内容时,我被深深地震撼,感受到的是一名党员、一位法官将自己的生命紧紧地与时代相连。无论前路多艰难,有他内心的坚定与热爱,必将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力量。

    他对法律的信仰是刻在骨子里的,那份沉甸甸的感恩之心是如此真挚。他感恩这个改革的时代,他对改革充满信心,不怕遭受挫折,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这个时代,他是无畏的改革者。他超凡的自我更新能力,更是令我折服。他曾说,信仰不是用来谈论的,是用来实践的,是从一件件微小的事情起步,踏实向前。他的步伐是如此扎实,为了研究日本学者的相关理论,他白天上课,晚上天天坐地铁去上日语班,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学会了日语。他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有法学、文学、哲学、管理学、心理学,甚至还有建筑学。他的思想富有无穷力量,一刻不停地指引着我们前行。

    要学习邹碧华将视角一直处于“高位”。俯下身子去做事,抬起头来去发现,动起手来写总结,放开声音促推动。邹碧华刚到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一上任就借阅了100余件执行中止案件和大量的群众来信。白天一有空,就去立案大厅看法官接待,去法庭旁听案件的审理。他在长宁区法院总结了40万字的管理心得。为了落实人员分类管理,他坚持一定要择优遴选法官,一定要把优秀的人才遴选到法官的队伍中来,绝不搞论资排辈,绝不搞“一刀切”,绝不网开一面。他说,在党的航船上,我们要做“水手”而不是“乘客”。作为一个共产党人,除了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没有个人的利益。面对挑战与难题,考验的是他的勇气和担当,这样的勇气和担当是敢为,是善为。

    《要件审判九步法》《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方案》《群众工作接待规范——场景设计65例》《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这些成果的问世,都是他有针对性的探究,是他为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做出的不懈努力。他总是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他将自己的思绪放到了低处,发现最基层同事的工作需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将自己的视角放到了最高处,勇于直视问题,全力化解矛盾,开拓出了更为广阔的司法路径。他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远远脱离了个人得失的束缚,他义无反顾地站到了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要学习邹碧华让情感总是保有“温度”。能够做到不抱怨真的很难,而同事们说他不但从不抱怨,而且年轻人的点滴成长,都会得到他的关注与支持。鼓励年轻人,唤醒年轻人的激情,让干警与法院共同成长,他说这是他的使命。每当年轻人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会直率地回问:问题关键是我们自己能不能坚守梦想?有时候,不是机会没有眷顾你,而是你自己迷失了方向。一个人,一个团队,只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用心做事,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他嵌入灵魂的正能量令律师也对他心生敬佩和感动,创新推出的“律师服务平台”,让每一位律师感到了执业的幸福感。他说,做法官既要善解法律,也要善解人意,我们一定要将心比心,要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对人格、对情感的尊重,这才是法律真正强大的力量。这样的温度在他的公仆情怀里充分体现着,他始终对人民群众饱含热情,他说,法官不应该是冰冷的法律适用机器,而是一个充满人文品格的司法者。我们要学会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让司法过程充满亲和力,这样有助于提高群众对司法的信心,并推动法律信仰的形成。

    最令我动容的还是邹法官妻子的文字,细腻又满怀情谊。一位热爱生活,从不抱怨,眼界开阔,人心向善的阳光大男孩……妻子对他的爱深沉而厚重。他对父母很孝顺,关爱妻子,受他的影响,他的儿子平时也很少抱怨,即使遇到负面信息也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作为一名在北京基层法院宣传岗位工作的普通干警,从业15年来,我长期处在多元的生活维度,时间久了,停不下的是忙碌的脚步,但忙碌之余总觉得缺少些什么。看完邹碧华的事迹后,我的内心滚烫得宛若初次踏入法院大门,猛然发现,我需要做的事情还有那么多。重新审视当前的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复杂的情感满溢到胸口。工作是否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面对挫折是否可以直视化解?接到群众的需求能否做得更多一些?生活的美好有没有更多地去发现?每当这个时候,我会想邹法官将如何面对,如何解决……我要努力像他一样——为事业注入理想,对生命致以深情。

    最后作为受益者,强烈推荐大家翻阅《人民法院英模事迹选编》,它像一盏明灯,激励着我们义无反顾地前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