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吸烟,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控烟氛围;政府部门要加强联合执法,齐抓共管,坚决遏制向未成年人制售烟草行为。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爱卫工作办发布一组数字显示,中国青少年吸烟率为6.9%、尝试吸烟率为19.9%,还有1.8亿儿童遭受二手烟的危害。此前,中国控烟协会发布对11座城市的烟草广告调查结果显示,有70%烟草销售点没有展示对未成年人禁售烟草的标识。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尝试吸烟率和吸烟比例,随烟草广告暴露的增高而增高。
烟民低龄化现象越来越普遍,预防控制未成年人吸烟对公共场所控烟乃至整个控烟工作意义非常重大。虽说,《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烟草专卖法》也有相关规定,但并未规定相应的具体要求和处罚措施。法律也并没有采取强制措施来限制未成年人吸烟。
不言而喻,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共识,由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发起、旨在引领全国青少年控烟工作的“中国青少年无烟行动”正式启动。然而,让未成年人远离香烟却并非是易事。这是因为,一方面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当孩子长期面对父母的吸烟习惯,长期在“被吸烟”的无奈环境中成长时,潜移默化地就会对“吸烟”这个现象产生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就会效仿;另一方面,在社会大环境中,不少烟草零售商出于对利益的追逐和对法律的漠视,给未成年人买烟提供便捷的渠道,让他们随时随地就能买到烟,从而让许多未成年人成为新生代烟民。除此之外,学校、社会教育不到位、监管不严,也是造成未成年人吸烟屡禁不止的主要因素。
禁止未成年人吸烟是一项系统、长期工程。一方面,要强化监管教育。要从学校、家长、社会三个方面抓起,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监管措施,全面禁止中小学生吸烟,共同劝阻青少年吸烟,养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家长们在无法戒烟的情况下,也要采取必要的回避手段,给孩子营造一个“无烟”的家庭环境。学校有必要采取多样化的举措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用适当的惩戒措施,让学生们对吸烟心存顾忌。社会也需要对烟草广告等进行控制和监督,相关部门更应严惩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的零售商;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突出联合执法,依法取缔中小学周围烟草零售户;全面禁止公共场所吸烟,让未成年人远离烟草;要对烟草广告监管,禁止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传送烟草广告;为他们学习成长提供良好的无烟环境。同时,要加强对烟草零售户的监督管理,促使他们自觉做到不向未成年人售烟;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设立“不向未成年人出售卷烟”“禁止中小学生吸烟”标识,接受全社会监督,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生活净土。
版权所有: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中华路1399号 电话:0530-5321021 邮编:27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