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多措并举防治“高考移民”
  • 作者:研究室发布时间:2019年06月08日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严格规范大中小学招生秩序的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高考报名资格审核,加大对“高考移民”的综合治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获取高考报名资格行为。

    受我国高考政策影响,每年高考季,部分考生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途径,向录取分数线比较低、录取率比较高的省份转移考试阵地,以增加升学机会。过去,各地对“高考移民”案件的处理,一般是取消录取资格或学籍,其他相关人员法律责任并不明确,不利于打击“高考移民”之风。

    治理“高考移民”现象,应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执法,严格追究“高考移民”案件中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一方面,对于“高考移民”案件中的考生和家长,应通过完善考试立法,细化处罚规则的方式,追究他们各自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对于在“高考移民”中提供帮助和便利的公安、教育、学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要根据其行为性质,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应健全招生考试制度,铲除“高考移民”的权力土壤。教育部门应坚持“一生一籍、籍随人走、人籍合一”的学籍管理底线,及时进行严格的学籍调查,一旦发现违法违规报考,一律取消考试资格。应构建全国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报考信息的共享机制,对于申请或转移学籍者,应实现多地联动,确保不出现人籍分离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有效解决“高考移民”这一老大难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实现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应加强舆论引导,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转变“唯学历”的人才评价标准,不仅使学生学有所得,更应为各类毕业生的学有所成,提供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

关闭